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节 纠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施行一口通商,通商事宜归广东地方管理。

    事实上这就是推诿,两次鴉片战争的时候,英国人也遇到这种情况,派代表去了天津,天津让回广东去,哪怕最后条约签订了,英法联军想去北京换约,清廷又派钦差大臣在上海拦截,想把他们拦回广东去;到了天津,僧格林沁也不允许登陆,最后发生了炮战,导致了战争的扩大,最后闹到圆明园被烧毁。

    马嘎尔尼可不懂满清官场这种推诿的作风,他在北京听说要跟粤海关谈,到了广东后,粤海关不愿意谈,后来在他兵临城下之后,对方又愿意谈了,北京人让他跟广东谈,广东人又敢跟他谈,马嘎尔尼还以为广東地方真的可以代表满清朝廷进行贸易谈判呢,就像东印度公司在东方可以代表英国政府跟各国进行外交和商业谈判一样。

    结果糊里糊涂,被满清官员用一份草约给打发了,马嘎尔尼兴高采烈的带着这份草约,返回印度,找信任总督约翰肖批准后,立刻就在夏季返回广州。

    可他得到的,不是广州递交到北京,经过乾隆批准的条约,而是广州地方官府的又一次推诿,他找不到人跟他交涉,接见他的只有那些商人,只有十三行的蔡世文,见不到一个官方人物。

    蔡世文说话也是模棱两可,一问三不知,一提要见总督,要见海关监督,对方就三缄其口,借口大人们都很忙,暂时没有功夫接见使者云云。

    广州官府这一套忽悠组合拳下来,打的马嘎尔尼晕头转向,他实在是不敢相信中国的政府对待外交条约如此不慎重。

    时间一长他摸清了情况,他当时不认识总督的关防大印,可这件事本身不是什么秘密,总督关防是重要的凭证,每一任总督调动,朝廷都会将大印复印件下发地方,让大家辨识真伪特征,以防有人仿冒。

    所以随便找一个官面人物,基本上就能确认大印的真假。

    最先怀疑草约真伪的,是东印度公司的广州大班。由于严重缺乏汉语人才,广州的大班往往十分稳定,一个人在广州工作十几年那是十分常见的事情,而且大多都是从书记员一步一步爬上大班,对中国地方的了解十分深刻。

    布朗大班很清楚两广总督是没有权力跟外国签订条约的,至于谁有权力,其实大班也不清楚,因为满清政府从来没有跟广东这些欧洲国家签订任何关系,允许各国来贸易,被看作是清政府单方面的照顾,是对夷人的怀柔。满清唯一跟外国签订的正式条约,那是跟俄国人签的,是尼布楚条约,当时是皇帝派钦差去谈判的。

    所以大班怀疑,广東地方一来没有权力额,二来也没得到授权,至于他为什么敢签约,马嘎尔尼不清楚,大班却多少能了解满清官府官员的奇葩作派。

    因此布朗向急着找寻跟广东地方官府沟通渠道的马嘎尔尼提出了疑惑,马嘎尔尼这才有所怀疑,拿出草约让人查看,一看就看出了问题,花钱请了官府一个师爷看过,师爷断定大印是假的。

    这下子马嘎尔尼都要疯了,谈判,签条约,弄一个假大印,这是What fuck!

    做了一辈子外交官,被西北欧视作野蛮的俄国没有如此侮辱过外交谈判,异教徒国家奥斯曼帝国没有如此侮辱过外交谈判,来到古老的中国却遭受了如此侮辱,这不仅是对外交官的侮辱和嘲讽,是对整个西方外交方式和体系的侮辱。

    这已经不是愤怒的问题,而是感到一种不可理喻,无法理解的荒唐。

    马嘎尔尼几乎要崩溃了,他向代表官府跟他沟通的蔡世文发出了最严重的抗议,威胁要再次封锁广州,威胁要像洪仁辉那样上北京去面见皇帝,状告两广总督。

    马嘎尔尼以为自己带有威胁的严重抗议,会让广东官府重视起来,会派人来正式跟他沟通,解决条约问题。

    可他发现,这回他连蔡世文都见不到了。

    他不知道,按照那些官老爷的说法,要把他这个番鬼好好晾一晾!

    官老爷是想让马嘎尔尼认清自己的位置。

    但马嘎尔尼认为这是对他的无视,是难以容忍的侮辱。

    马嘎尔尼决定采取切实行动,跟上次一样向台湾求助,不过这次没有了科林,他只能向周琅求助,希望周琅再次协助他完成对广东的封锁,给广东地方政府施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