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中医实战思维开拓第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临床上很容易碰到,西医没法每个患者都进行小肠镜检查,只能通过做B超观察,发现小肠外肠系膜上淋巴结肿大,最后采取抗生素治疗。其实这些病例在《脉经》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样的病人小肠有寒,小肠经不通,除了脐周作痛外,有的患者表现为背痛,为啥?看看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途经就知道了。

    左寸浮取脉实,为之小肠实,小肠有热,小便黄。这样的脉象非常常见,患者除了小便黄、脐周痛,还表现为心烦、失眠、多梦。为啥?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热则心火亢盛,自然出现心烦失眠了。

    小肠的疾病,调理脾胃并非是关键,小肠有寒者,温肾健脾则肠寒可除;小肠有热者,清心泻火,通利小便则肠热可除,寒热平衡,则小肠功能自健也!

    温肾健脾可以采用理中汤,清心泻火可以运用导赤散,所以小肠的疾患用此两方作为

    基础方,随证加减,未有不愈者。

    小儿经常出现脐周疼痛,在排除虫邪作祟的前提下,一般都是小肠受寒所致,外用可以采用丁桂儿脐贴、或者白胡椒粉贴肚脐、或者艾灸神阙穴,均可以起到很快效果。内服可以服用理中汤,如果汤药无法下咽,可以服用理中丸,如果丸药也不吃,可以采用小茴香5—10克煎水内服;如果小茴香也不愿意喝,可以采用艾叶100克,煎水后泡脚,以微微出汗即可......

    上述所有这些治疗方法,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目的——散小肠之寒邪。方法虽多,但目的一致!正如前面我所说的:理为第一,术则千万!

    临床中有一些患儿,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垃圾食品,形成小肠上半部分及胃中热邪偏重,这样患儿就会心情烦躁,喜食冷饮。长期寒热交替的吃喝,最终形成小肠上半截有热,下半截有寒,形成疳积。导致消化不良,营养吸收出现障碍,患儿以腹泻或便秘、呕吐、

    腹胀、消瘦为主要症状。大多医家认为是脾胃受损所致。胃受损则不饥,不欲食,但疳积患儿有明显饥饿感!脾受损则食不知味,但此类患儿对香、辣、酸、甜等刺激性食物非常偏爱!其实真正原因还是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的功能出现障碍,调理小肠的功能是治疗疳积的关键。

    清小肠之积热少不了连翘、胡黄连;消小肠之寒少不了肉豆蔻;除寒热之积是治疗之关键,其余随证治之,食滞用三仙、气虚则补气、阴虚则养阴、血虚则养血......能把握这其中之关键,自然无难治之疳积了!小肠之病治疗不难,但想到是小肠之病则难!

    临床上因小肠疾患出现的并发症,很难想到是小肠的问题,举个例子。关于肩背部疼痛的分析及治疗:现在肩背部疼痛的问题困扰着许多人,理疗、针灸、贴膏药、按摩等诸多方法,很难彻底治好,稍不注意,又发作了!如果你遇到此类患者,或者你自己也患有此类疾患,不妨听听下面的分析。“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这是中医对于痛证的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准确的描述。肩周炎其实与这两句话有很深刻的关系。

    现代人大多喜欢贪凉饮冷,时间长后,容易形成肠道寒湿偏重。中医对寒邪特性的描述是“寒性收引”,肠道寒邪过重,可以导致血管、经络收缩,影响气血的运行。而手太阳小肠经正好从肩周经过,小肠经在肩背部绕一圈再上头,小肠寒湿过重,直接导致这条经脉的不畅通(此为内因),如果肩背部再受风寒袭击(此为外因),就会经进一步加重,导致这条经脉的不通,肩背部就会出现疼痛。这只是初期,患者肩关节虽然疼痛,但能活动自如;如果病情迁延,局部长期经脉不畅,会导致肌肉粘连,最终形成肩周炎(肩凝证),关节活动就会受限......对于肩背部疼痛的认识,局部的疼痛只是表象,内在的经络气血不足、寒邪偏重、经络不通畅才是关键。临证时如果认识到了这个疾病与小肠有关,治疗就好办了。

    首先,从饮食上避免贪凉饮冷,多吃温性的食物。已发病的患者,可以用艾叶8克、生姜30克煎水后,加红糖适量内服,服用一周左右,将肠道寒湿除掉。

    其次,可以在第五掌骨尺侧与背侧相交部位,寻找压痛点,进行按摩和揉捏,可以起到疏通手太阳小肠经脉的作用,一般揉、按、捏半小时,肩背部疼痛就会明显好转。

    第三,如果已经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时,要加强锻炼,将粘连的肌肉拉开,才是彻底治愈前提。

    另外肠道寒湿重的人群,睡觉时一定要注意肩背部的保暖,如果不小心受凉,引起肩周、肩背部疼痛,及时按照上面的方法按摩,服用一剂麻黄汤或者服用2片APC(胃病患者不宜)发发汗,散散经络中的寒邪,就可以及时治愈了!

    明灯医学组疑难免费咨询微信:262412996

    文章转载自:明灯医学官网 www.mingdnegyixue.com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