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牵线搭桥,妥协是一种能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得喝这样的好茶。”

    刘贞吉也笑了笑:“晋鹏别急,面包会有,好茶也会有。不过,我觉得喝茶不一定刻意喝上品,一是长期喝喝不起,二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未必值那个价。”

    揭克西奉承道:“刘处长是茶道行家哦。”

    “哪里哦,我是杂得很,什么茶都尝一尝。真喝茶的人专一,要么龙井,要么铁观音,要么大红袍。”刘贞吉说。

    揭克西不以为然:“我觉得不必太专一,夏季喝绿茶,清火解暑,冬季喝红茶,暖胃热身,铁观音四季皆宜。刘处长,听说朱部长只喝大红袍?”

    刘贞吉看揭克西一眼:“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朱部长喜欢喝茶,经常去大红袍茶馆,外面人以讹传讹,便说部长只喝大红袍。其实,朱部长大多喝金骏眉、正山小种。”

    冯仕达扭转头对揭克西说:“那峰哥说朱部长喜欢摄影,不知道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刘贞吉有点惊讶,朱新风爱好摄影,但因工作忙,难得放纵一两次,知道的人很少。他们怎么知道,峰哥又是谁呢?

    刘贞吉端起玻璃杯,吹开粗大的叶子,喝一口茶:“你们说的峰哥和朱部长很熟?”

    揭克西说:“祁峰,我的大学同学,他和朱部长以前是同事,也是好朋友。他几次让我去找朱部长,认识一下。我觉得找上门去有点唐突,所以麻烦刘处长方便时引见。”

    “祁局长是你的同学?!揭总,那你也是名校高材生哦。”祁峰是中组部最年轻的局长,风头正健,刘贞吉没想到揭克西来历不凡,心中暗自责怪袁晋鹏事前没有详细交代。

    揭克西说:“还高材生?我压根就没有毕业。我和祁峰的区别在于,当年我退学没读完,祁峰留了下来,几年后又考上研究生。祁峰文笔好,写得一手好文章,是学校文学社的成员。”

    刘贞吉岔开话题说:“揭总现在身家千万,不说是贵族阶层,至少是成功人士了。”

    揭克西叹息一声:“唉,在中国,企业做得再大也是孙子,稍有不当,随便一个领导就能整死你。只有当官才是王道,光宗耀祖,提携亲友,前迎后送。我自以为很低调了,祁峰还劝我要夹着尾巴做人。”

    刘贞吉说:“祁局长少年得志,却宽容平和,口碑极好,你听他的没错。不知道他是不是向朱部长介绍过你了,如果确认说了,我安排一个时间你见一见领导。”

    揭克西点点头:“说过了,他还把朱部长的手机号码给我了。如果可能,刘处长最好把朱部长带到我的农庄去,既可以打猎、钓鱼,又可以摄影,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刘贞吉略有犹豫:“可以考虑,要找个清闲一点的双休日。农庄在哪里?”

    “农庄在仙女山山麓,小车可以直抵农庄。当时在仙女山拍了几千亩荒山,这几年,木竹长起来,又弄了小水库,再整些地盖点房子,养鱼养鸡养鸭养猪,种些蔬菜,算是一个立体种养的农庄了。”揭克西介绍说。

    刘贞吉连连称赞:“不错不错,揭总跨几个行业展,不容易啊……”,话未说完,手机响了,看一眼来电显示,赶忙起身,走出几步到窗边接电话。

    接完电话坐下,刘贞吉两手摊开,遗憾地说:“揭总、冯总,真不好意思!领导刚刚打来电话,我有急事要出差。本来要陪你们和晋鹏吃饭,看来只能下次补上。”

    揭克西、冯仕达和袁晋鹏站起来,揭克西说:“刘处长公务在身,我们下次再聚。能认识刘处长三生有幸,前几天有幸得到一幅舒同先生的墨宝,送您鉴赏惠存。”

    刘贞吉并未将字画完全展开,打开卷轴看一眼:“怎好夺人所爱?!”

    揭克西道:“我不懂书法,搁在这里反而糟蹋了,送给刘处长正是宝马赠英雄,初次见面,请千万不要客气。”

    刘贞吉卷起字画,笑了笑:“恭敬不如从命,谢谢你。”

    说罢,刘贞吉把袁晋鹏拉到一边:“撤地设市后,喻部长可能会调整——这事你知道就可以。他对你印象还不错,多接触接触,争取到他身边工作。我也会盯着,应该问题不大吧。”

    袁晋鹏说:“麻烦老师了,我回去再去找一找喻部长。”

    送走刘贞吉,揭克西对袁晋鹏说:“袁科,你这个老师前途无量啊,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估计也是我和仕达的贵人啊。”

    袁晋鹏笑道:“揭总好眼光,刘老师能够飞黄腾达最好。”

    简单吃了饭,袁晋鹏急不可耐要游园。揭克西来过几次樟香园,义不容辞做导游。一路上,袁晋鹏忍不住出啧啧惊叹,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孤陋寡闻,近在咫尺的省城竟有如此好地方。游罢余苑、明清楼、灵桥,他们驻足于白鹭园。对于农村长大的袁晋鹏来说,白鹭并不是什么稀罕的鸟,但如此数以万计的白鹭聚集在这一片树林里,还是让他大开眼界。

    回晴川的路上,揭克西和冯仕达兴奋地聊起他们当年在北京读书时的旧事,时而欢笑,时而伤感。袁晋鹏没有心思听那些近乎传奇的故事,陷入了沉思。几年不见,他感受到刘贞吉的变化,不再矜持,而是顺应世事,书卷气渐渐蜕去,平添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当然,这也是在现实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妥协能力。活在尘世,人终究要向现实妥协。刘贞吉提醒他多接触喻四海,但他不知道如何拉近和喻四海的关系,真的去农村找一些古旧竹雕吗?能弄到喻四海看上眼的竹雕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