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幸运降临,是机会抑或挑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农村教两年书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们一辈子在农村教书,同样快乐和充实。

    在向阳镇中学,他适应了从一个大学生向农村教师的转变,很快进入角色。在课堂上,他的才华展露无遗,标准的普通话、流畅的表达、衔接有致的课堂组织、张弛有度的学习气氛给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讲课时总是把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得很充分,遇到有趣的课外知识也展开讲,卯足劲培养调动学生的兴趣。当然,他还坚持温习英语,特意买了一套新版的《新概念英语》。按照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一旦达到报考研究生所需要的两年工龄,他将毫不犹豫地考研。知识改变命运嘛,社会底层的青年唯有此路才能再跃龙门。但是,生活复杂而丰富多彩。有时候,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会改变你的人生走向。

    向阳中学操场旁边有一排黑板报,是展示教学、学习成果的园地。学校听说袁晋鹏读大学时是办黑板报的行家里手,便把其中一块黑板报交给他打理,每个月更新一次。有一次,分管宣传、教育的县委副书记谢建平在县人大副主任、向阳镇党委书记杨大忠的陪同下来向阳中学调研,走到袁晋鹏办的黑板报前面,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驻足观看。黑板报的板式、字体、美工和内容引得他们啧啧称赞,而主题文章《好学生是教出来的》给他们留下尤其深刻的印象。几天后,杨大忠派人专程来学校了解袁晋鹏的情况。此前,杨大忠为了物色一名称职的文书花费了不少精力。袁晋鹏的条件无可挑剔,文笔好、口才好、责任心强、做事认真,还是党员。让杨大忠吃惊和激动的是,袁晋鹏的父母亲竟然是他的大学同学袁太和、游小萍。于是,袁晋鹏很快被借调到镇政府,担任办公室文书。

    以实用主义的观点看,高素质就是强的适应能力。袁晋鹏很快在文书岗位上得心应手,成为杨大忠和镇长谭阳春的得力助手。但没过多久,一件烦心事搅得他寝食不安。借调到镇政府半年后,他开始办理正式调动手续。按照惯例,老师改行集中在暑假审批。平安一中、县教育局、地区教育局、向阳镇政府签字盖章以后,审批表交给县劳动人事局。他以为,调令很快可以下达。可谁能想到,暑假结束了,仍然杳无音信。九月初,同一批办理教师改行的九个人中,有一人率先突围而出。九月下旬,又有三个人到劳动人事局办理手续,他依然榜上无名。此前,考虑到事业单位人员调往行政单位属于逆向调动,要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批表送到人事局以后,杨大忠专程找县长郑爱华帮忙。当时,郑爱华满口答应。现在,别人6续过关,袁晋鹏却被卡住。以杨大忠对郑爱华的了解,自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郑爱华贪财好色众所周知,不少人私底下叫他“郑爱财”、“郑爱色”。尽管杨大忠对袁晋鹏视同己出,但有些话,他仍然觉得不好开口。怎么说,自己大小是一个领导,总不能堂而皇之地叫袁晋鹏去行贿吧。但以郑爱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做派,该花的钱不花,肯定过不了关。说起来,郑爱华有可能认识袁晋鹏,至少有印象。郑爱华最近几次来向阳,都是袁晋鹏端茶倒水、盛汤添饭。

    思之再三,杨大忠觉得有必要点拨袁晋鹏:“小袁,在行政单位,千万不能太书生气啊!我找机会再和郑县长说说,你也主动跟郑县长见见面,想想办法,争取早点办下来。”

    两次榜上无名后,袁晋鹏知道不找郑爱华死活过不了关,可心中有个结拧着:“非得送礼送钱?”。

    杨大忠说:“知人善任,先得知人。你不主动接触,他怎么了解你?不了解怎么会签字?”

    袁晋鹏反问:“镇政府签字盖章不是代表一级组织的态度吗?他堂堂一个县长,管这么些芝麻小事。”

    杨大忠叹一口气:“唉,以前镇政府盖章行得通,现在恐怕不够。郑县长做人的原则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懂了吗?有一天你会现,这是一种能力。不要清高不要纠结,你如果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袁晋鹏听杨大忠这么说,便下定决心,频繁往县城跑。熬了几个月,劳动人事局和县委组织部终于签字盖章,正式调进向阳镇政府。这次办理调动手续,旁人看似简单和顺利,其实波折不少,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即使郑爱华调离后,他还经常想起当年那些灰色的、甚至有些滑稽的场面和细节。

    正式调入向阳镇政府后,如同穿过险滩驶入大江的帆船,袁晋鹏一路鸿运当头,好事连连。一年后,他被安排到县委办公室跟班学习,恰逢谢建平的秘书调离,他被谢建平相中,借调到县委办公室做谢建平的秘书。三个月后,办理调动手续。没过多久,他娶妻生子,接连收获了人生的两大喜事。接着,又被提拔为副科级秘书。第二年,随谢建平调到县政府,改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现在,好运再次降临,袁晋鹏的心情却很复杂。即使杨大忠把相关背景告诉了他,即使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余地,他仍然对谢建平和县政府办公室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谢建平的坚强、自信、乐观、宽容深深地影响着他。从谢建平身上,他感受到一个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悲悯情怀。同时,他喜欢办公室那种紧张、忙碌的氛围,那种高效运转、有条不紊的节奏,那种信息汇集、兼容并蓄的气势。当然,他知道,在很多干部眼里,向阳镇镇长是一个梦寐以求的肥缺。毕竟,向阳镇是仅次于松下镇的全县第二大乡镇,辖区面积大、人口多,西部山多,盛产木竹,东部良田万顷,是平安县最大的粮仓。最近十多年,向阳镇历任党委书记无一例外提拔担任县级领导。他在向阳镇工作过两年,对当地的情况熟悉。但他多少有点怯场,自以为更适合在机关工作,去乡镇担任主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几年前,他在向阳镇当老师、做文书。现在回去,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了。对此,他心头掠过一丝衣锦还乡的兴奋,难怪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但兴奋稍纵即逝,更多的是惴惴不安。向阳镇的干部是不是还那么齐心协力,他和当年那些领导相处该如何把握分寸?

    选择在“五四青年节”召开县委常委会,周秋水可谓煞费苦心。他要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他这个有共青团背景的“县太爷”货真价实,依然牢牢掌控着平安县的政治局面。在具体人事安排上,一些有共青团、计委、交通局工作经历又和他关系密切的干部明显得到重用。譬如,县团委书记丁嘉华调任苏湖镇党委书记,计委副主任雷晓明提拔担任县科委主任,交通局副局长邱勇提升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

    五月五日是星期天,县委大院一反往常的冷清,热闹起来。县委组织部的干部全体加班,兵分几路宣布领导调整。送袁晋鹏去向阳镇的是挂点领导刘金钟。此前,刘金钟和管冲找他谈话。管冲告诫他,要时刻牢记身上的责任,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切不可因为少年得志而忘乎所以。管冲甚至说,对于有些人来说,少年得志是迈向成功的阶梯,但也有些人因福引祸,酿成人生的悲剧,希望你好自为之。管冲的话引起他的深思。他知道,管冲爱护他,才如此直白地告诫。事实上,参加工作几年来,他耳闻目睹不少青年才俊风帆未举便折戟沉沙。这些人前期工作任劳任怨,可一旦到领导岗位上就妄自尊大,脱离群众,听不进一点反对意见,以至于众叛亲离。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