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全家总动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喘吁吁的,简直就是个渣儿!

    农村的大铁锅真的很深,借着水汽,李雁回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将锅盖推上,李雁回满厨房的找了起来。半缸杂粮、半袋黄豆、一小堆白菘、半盆杂粮馍馍、一小袋子干萝卜条、半串干辣椒、半缸大酱……调料也只有盐……油就只有一丁点儿荤油,真的是一丁点儿,只有手指甲盖那么大,在油罐里可怜巴巴的……

    而满屋唯一的肉食就是一包用油纸包裹的小鱼干而已。

    太穷了。

    李雁回又叹了一口气。

    一个农家若是想要供出一个读书人,真的是千难万难,刮油吸髓一般。

    李老爹五岁入私熟,每年的束脩就是得三两银子,再加上四季节礼、两寿礼,一年总共得六两银子。这些还没有算笔墨纸砚所耗的花费,而这些才是大头,如果上这些,李老爹一年得花费二十两银子。

    而李老爹读了十三年,李家将近花费近三百两。

    这对李家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原本李家也是有近几百亩田地的殷实人家,可是为了供李老爹读书陆陆续续都卖了出去,现在就仅剩下几十亩薄田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家还咬着牙决定再让李老爹试一次,真的不容易。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古代如果底层的人想要改换门庭,那就唯有读书这一条路。这也是虽然供一个读书人很难,但每年的科举考试却还是有那么多寒门学子的原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别想李家还能有什么好吃的了。

    李雁回又翻找了半天,最后也没有再找到其它什么好东西。鸡蛋什么的,估计李奶奶早就已经锁在了厨柜里。最后,她决定做一碗萝卜黄豆小鱼干。

    李雁回拿出两个粗瓷黑碗,又抓了一把萝卜干和一把黄豆分别放在两个碗里,从锅里舀了一瓢热水倒入两个碗中……她要泡一下萝卜干和黄豆。

    将它们泡软,这样和小鱼干一起炖起来才好吃。

    不过,要补充营养的话,也不能靠小鱼干,那才有多少油水?!李爹那么瘦,得慢慢补。最好是喝点骨头汤、鸡汤什么的,又有营养又好吸收。

    只是,无论是骨头还是小鸡都得用钱来买才行。

    这些钱,李雁回是不打算让李奶奶花钱的,不为别的,李雁回不想再节外生枝而已。

    拿出钱来让李爹再考一次,已经是大伯、二伯和小姑最大的让步了,还想让他们拿出钱来给李爹增加营养,那是想都别想!

    原主其实除了她亲娘留给她的嫁妆外,她还偷偷的攒下了几十两的私房钱,那是她做绣品的钱。

    这些钱,李奶奶从来都不收的,让她自己攒着。在李奶奶看来,李雁回还这么小,手上都没劲儿,一个月能做几件绣活,

    但是对于大房家的,无论是大伯母、还是梅姐儿做的绣活,她都是要收上来七成的。

    原主是个极其精明的,她卖绣品的时候总是和李爹一起。李爹一介书生怎么好意思进绣纺,都是在外面等的。所以,李雁回绣了什么、卖了多少钱,他一概不知。

    李雁回也总是说,她身子太弱,精力有限,绣不了什么好的,顶多绣几方帕子,卖个十几文,买些香膏和零嘴用用。

    但实际上,李雁回卖的最多的不是帕子而是荷包。她的绣活十分的漂亮,虽然因为年龄小,还不能尽展苏氏针法的精髓,但只是寥寥几笔,也足以笑傲整个清水县了。

    一个荷包,她可以卖上五十文。

    每次卖完后,她总是会拿出一些给李奶奶买点不值钱的小玩意,来讨得李奶奶的欢心。剩下的她就给自己偷偷买些糕点,再剩下的就都自己攒了起来。

    李雁回盘算着,时间不等人,李爹还有一个月就要考县试,她没时间赚钱给李爹增加营养了,只能先动用这笔私房了,等日后,她赚了钱了,再给她补回去。

    不管怎么说,这钱也是人家原身一点一滴的攒起来的,万一哪天李雁回又突然回来了,她可不想被人家骂小偷。

    虽然,她也知道李雁回很有可能是回不来的。

    整理好了下一步的思路,李雁回拍拍手上的灰,黄豆和萝卜干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泡好的,她决定去看看李爹画得怎么样了……说实在的,她对古代的考棚很好奇啊。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